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我们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观认识上的新飞跃。科学发展观是建立在毛泽东、邓小平的发展理论基础之上的。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理论,带领全党和全国人民开辟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为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确立科学发展观做出了伟大的历史性贡献。
一、邓小平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思想
发展问题是当代中国的主要问题,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邓小平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理论成果。“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邓小平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有一种观点认为,由上世纪70年代末突出强调经济增长到如今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反映了由“以物为本”的发展观向“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转变。这种观点给人的印象,是把邓小平的发展观归结为“以物为本”,将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割裂、对立起来。这种观点显然是不对的。实际上,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是一致的,是完整的科学思想体系。
1.邓小平的发展观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认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的有机体是人的社会与社会的人的辩证统一,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因此,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
人民的根本利益始终贯穿于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的探索之中。从《邓小平文选》第3卷可以看出,邓小平发展观的最高原则和最终目的都是人民。在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问题上,邓小平指出:“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归结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关于社会主义的目的和任务,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关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主要区别,邓小平说,“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不同的特点就是共同富裕,不搞两极分化,创造的财富,第一归国家,第二归人民,不会产生新的资产阶级。”“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以使中国百分之几的人富裕起来,但是绝对解决不了百分九十几的人生活富裕的问题。”“我们允许一些地区、一些人先富起来,是为了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所以要防止两极分化。这就叫社会主义”。对于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邓小平归纳为“三个有利于”,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对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邓小平明确提出“主要是使我们的各族人民都成为有理想、讲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人民”。从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邓小平十分重视“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问题,着眼于广大人民整体素质的提高。他把人民共同富裕、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的本质、目的、原则、最大优越性和主要任务紧密联系在一起,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之中。
邓小平的“以人为本”思想还体现在,他提出了“小康社会”的新概念,并将其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发展阶段。他设想,20世纪末,“中国达到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与西方国家相比,也还是比较落后的,那时的中国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只是一个小康的国家。”“翻两番,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进入小康社会的衡量标准相当于国际通常的中下等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国家统计局和国家计划委员会在征求了12个部委的意见后,将我国人民小康水平的基本标准,具体量化为经济水平、物质生活、人口素质、精神生活、生活环境等五个部分16项指标。邓小平还列举了六个方面具体描绘了小康社会的状态,即人民的吃穿用等基本生活有了保障、人均住房达到20平方米、就业问题基本解决、人口不再外流、教育文化体育等公共福利事业有能力自行安排、人们的精神面貌改变、犯罪减少,等等。可见,邓小平描述的小康社会并不仅仅是单纯的经济概念,而是在“以人为本”思想指导下的包括人民生活目标、经济发展目标、政治发展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的综合概念。1991年,我国《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纲要》依据邓小平的小康社会理论,明确描述了小康社会的内涵:“我们所说的小康,是适应我国生产力发展水平,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的人民生活的提高,既包括物质生活的改善,也包括精神生活的充实,既包括居民个人消费水平的提高,也包括社会福利和劳动环境的改善。”
邓小平的“以人为本”思想还体现在,他把人民共同致富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和根本任务,并设计了达到共同富裕的政策途径。邓小平提出的政策构想是:“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一部分生活先好起来,就必然产生极大的示范力量,影响左邻右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单位的人们向他们学习。这样,就会使整个国民经济不断地波浪式地向前发展,使全国各族人民都能比较快地富裕起来”。后来他又说,“共同富裕的构想是这样提出的: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先富起来的地区多交点利税,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可以设想,在本世纪末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就要突出地提出和解决这个问题。到那个时候,发达地区要继续发展,并通过多交利税和技术转让等方式大力支持不发达地区。不发达地区又大都是拥有丰富资源的地区,发展潜力是很大的。总之,就全国范围来说,我们一定能够逐步顺利解决沿海同内地贫富差距的问题”。从这一政策构想可以看到,邓小平把共同富裕作为我们的发展要达到的目标,而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则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他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大多数人,着眼于人民的根本利益,着眼于全民的共同致富。我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政策构想的正确性。
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改革开放初期提出“一部分先富起来”是对的,因为那时候普遍贫穷。但是后来情况发生了变化,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甚至出现了两极分化的趋势,因此要改变“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政策。我们认为,邓小平“通过部分先富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并没有过时。这是因为,尽管20多年来我国经济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生产力落后的状况没有改变,人民总体生活水平还不高。特别是在经济落后地区,还要突出地强调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进而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问题是不能离开共同富裕的目标谈部分先富,不能片面地强调效率而忽视公平。坚持邓小平“通过部分先富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既要反对只讲部分先富不讲共同富裕,以至造成贫富差距的扩大;又要反对否定部分先富是达到共同富裕的现实途径。只有全面协调地处理好“部分先富”和“共同富裕”的关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调节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推进全民共同致富的进程,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使邓小平的这一政策构想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达到全面小康水平发挥巨大的作用。
2.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发展具有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属性,也具有哲学意义。从哲学上看,发展是指事物的前进和上升的矛盾运动,发展是绝对的,是有规律可循的。从经济学上看,发展主要是指生产力的发展。从社会学上看,发展是指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无论从哲学、政治经济学,还是从社会学上看,发展的本质取决于社会内部矛盾的运动。事物内部矛盾的运动是无止境的,系统内各要素之间的渗透与包容、斗争与协调也是永不止息的。可见,发展是包括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生活方式、人的全面发展等的总体概念。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他早在1979年就提出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要求,即“我们的国家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我们要在大幅度提高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的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发展高度的社会主义民主和完备的社会主义法制。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社会主义现代化不只是物质经济的现代化,而是一个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和思想道德在内的社会全面进步的历史进程。其核心就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全面协调发展。对此,邓小平从不同角度做了大量深入的论述。他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目标,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奋斗目标,不仅仅是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物质财富的丰富,同时也包含着高度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目标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可分割的有机组成部分。他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起抓的战略方针。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只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了,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们忽视了发展生产力,所以现在我们要特别注意建设物质文明。与此同时,还要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的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不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物质文明的建设也要受破坏,走弯路。光靠物质条件,我们的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胜利。”他全面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经验教训,提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的现代化”的著名论断,深刻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民主对社会主义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性。他强调在完成现代化建设的诸多任务时要统筹兼顾:“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象经济与教育、科学,经济与政治、法律等等,不能顾此失彼”。他在谈到社会协调发展时,突出强调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沿海、中部、西部地区发展相协调,速度与效益相协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相协调,等等。尽管他没有明确使用“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但他关于“环境保护”和“加强计划生育工作”的论述,体现了他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邓小平看来,社会主义就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这种发展不单纯表现为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在推进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
邓小平的发展观是全面发展与重点发展相结合的发展观。邓小平认为,在经济、政治、社会全面协调发展中,经济具有归根结底的意义。他把经济发展作为所有发展的基础和核心,把经济现代化作为各种现代化的基础和核心,把经济能不能搞上去视为社会主义有没有吸引力、中华民族有没有生存资格的问题。他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因为,“离开了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就有丧失物质基础的危险。其他一切任务都要服从这个中心,围绕这个中心,决不能干扰它,冲击它。”如果没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特别是经济落后的国家,能否加快发展生产力,把经济搞上去,攸关国运兴衰。正是出于这样的考虑,邓小平指出“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讲,正确的政治领导的成果,归根结底要表现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人民物质文化生活的改善上。”我们党的政治路线的“实质是搞四个现代化,最主要的是搞经济建设,发展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邓小平发展观既坚持全面发展,又强调重点发展,二者有机统一,不能割裂,也不能偏废。现在有一种观点提出,既然强调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不是就不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了?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既然同样重要,能不能将二者并列为两个中心?这种企图改变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指导思想的观点显然是不可取的。如上所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与坚持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是有机的统一体。强调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并不是要否定经济发展在社会发展的基础地位,否定经济建设这个党的工作重心。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阶段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在我国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总体上没有改变的情况下,不快速发展生产、增长物质财富,就不能实现协调发展的社会目标。只有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才能为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创造雄厚的物质基础,才能更好地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邓小平发展观,就要坚定不移地贯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在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邓小平发展观的继承和创新
邓小平的发展观和以此为依据提出的发展战略,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在邓小平发展观的指引下,到20世纪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和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这是我们党用发展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结果,是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性贡献。
作为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邓小平发展观,是对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但不是终极真理、绝对真理,仍然具有相对性。客观世界是发展变化的,邓小平的发展观也需要在坚持的基础上发展。只有随着时代的前进、实践的发展而创新,邓小平的发展观才能永远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正如十六大报告所指出的:“实践没有止境,创新也没有止境。我们要突破前人,后人也必然会突破我们。这是社会前进的必然规律。”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党中央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所做出的重大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的共同点是,它们都贯穿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都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一脉相承的科学思想体系。科学发展观与邓小平发展观的不同点在于,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在新世纪新阶段对邓小平理论的创造性发展和运用,是与时俱进的产物,具有鲜明的历史特点。这一特点表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国际形势发生了一系列新的重大变化。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在曲折中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碰撞,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世界的力量组合和利益分配正在进行新的调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代的主题。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提出科学发展观,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的周边环境,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
其次,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面临新的形势。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我国经济社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方面,工业化、现代化速度加快,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加剧,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凸现。比如,城乡差距不断扩大,1983年城乡居民收入之比是1.82:1,2003年扩大到3.20:1;地区差距不断扩大,1980年东部地区人均GDP为中部和西部的1.53至1.8倍,2003年扩大到2.08至2.63倍;衡量收入分配差距的基尼系数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0.2提高到目前的0.45,突破了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因此当前是我国发展的一个关键阶段。“许多国家的发展进程表明,在这一阶段,有可能出现两种发展结果:一种是搞得好,经济社会继续向前发展,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另一种是搞得不好,往往出现贫富悬殊、失业人口增多、城乡和地区差距拉大、社会矛盾加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导致经济社会发展长期徘徊不前,甚至出现社会动荡和倒退。”与西方的经验不同,西方发达国家是在完成工业化任务后才提出可持续发展的,而我国在工业化高成长时期就面对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问题;西方国家是把大量不可持续的发展活动向不发达国家转移来维持自己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而我国则不可能采取这样的战略。所有这些问题,在世界经济发展史上,既找不到现成答案,又无可资借鉴的先例,只能依靠我们自己,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的确立,为我们克服前进道路上的障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和根本指针。
其三,新情况和新问题向党的建设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随着改革的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社会经济成分多样化、利益主体多样化、社会组织方式和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形式多样化。在这场深刻的社会变革中,其积极因素带来了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伴随其间的若干消极因素也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社会矛盾的加剧和紧张。我们党要从新的实际出发,按照科学发展观的协调性要求,妥善调节和处理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要把基本着眼点放在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上,使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群众共同享受到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同时又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坚持增强党的阶级基础与扩大党的群众基础相统一,把全体人民紧密团结和凝聚在党的周围,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稳步前进。
其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带领全国人民进入小康社会以后,进一步发展了邓小平小康社会理论,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十六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精力,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报告还结合我国具体国情,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具体任务。在经济方面,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在政治方面,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完备社会主义法制,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在文化方面,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在可持续发展方面,增强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要完成好上述艰巨任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其五,世界社会主义运动惨痛教训给予我们的警示。导致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苏共长期推行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政策,没有把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问题摆在首要位置,严重脱离广大人民群众,背离了人民的根本利益,丧失了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在这种形势下,广大苏共党员和工人农民对苏共感到绝望,对社会主义的前途丧失了信心。据苏联解体前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认为苏共代表工人阶级的只占被调查者的4%,认为代表全体公民的只占7%,认为代表全体党员的只占11%,认为代表党内少数官僚的占到85%。事已至此,苏联亡党亡国也就不足为奇了。苏东剧变、苏联解体的教训表明,不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不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就不会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共产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就不会稳固和增强,国家就不会长治久安,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这就是苏东共产党垮台给予我们的警示。
从上述特点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毛泽东、邓小平和江泽民同志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在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国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科学判断和全面把握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和肩负的历史使命,深刻总结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以及世界社会主义的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抓住21世纪头20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关系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三、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和各项工作中去,解决好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以人为本”和“五个统筹”都贯穿着“发展”这个主题,辩证统一于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实践中。只有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去做,才能努力推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的协调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得到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得到实现、维护和发展,是衡量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标准。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正确处理现阶段的社会阶层关系,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按照“以人为本”的要求,就要牢牢把握、认真落实“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因此要高度重视和优先保证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基本群众的利益,特别是要解决好弱势群体和底层群众的贫困问题,消除社会排斥,促进就业,保障教育机会均等,建立城乡统筹的社会保障体系。同时,要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团结、引导和规范个体经营者、非公有制企业经理、私营企业主等社会阶层,鼓励他们积极创造社会财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合理调节收入分配,逐步缩小城乡与地区差距,维护和保证社会公正,从而保持长期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国民收入分配原则应由“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向“效率与公平并重”的原则转变。在我国现阶段强调坚持社会公平与社会公正原则,就是要在经济和社会资源的分配中,通过调节过高收入,实行向贫困地区倾斜的特殊税收政策,加大税务执法力度,加强征管,堵塞漏洞等方式和手段,调整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的中等收入阶层的比例在18%左右,如果2020年能达到35%左右,就将形成稳定的社会结构。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扩大工农群众的社会政治参与,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定和谐的政治局面。要根据当前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变化的情况,调整政治参与政策,使政治参与和社会阶层结构的变化更加协调。要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重视各类社会组织、人民团体包括民主党派中的党组织建设,保证及时有效地对各类新出现的社会阶层和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团结、教育和引导工作。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就要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自然界尤其是人类生态环境是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物质条件和必要前提。面对我国存在的人口增长迅速、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日益恶化的严重问题,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改变传统发展的思维和模式,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生态良性循环的和谐统一。
总之,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这就是对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的最好纪念。
来源: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网 (作者:吴尚民 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