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理论天地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努力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 ——学习习近平《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核心和精髓。党的十八大以来,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引领,我国对外工作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国际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进一步提高,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新的重大贡献。《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一书所收习近平同志的85篇重要讲话、文章,深刻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现路径等重大问题。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对于我们更好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努力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深刻认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背景和重大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这一朴素的理念,产生于对一系列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的深刻回答,集中体现了习近平同志对中国和人类前途命运的深邃思考,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揭示了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反映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迫切需要。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中国40年改革开放给人们提供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启示,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面对这一潮流,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都必须重新思考和回答与世界的关系问题。一体化的世界就在那儿,谁拒绝这个世界,这个世界也会拒绝他。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现在,我国已经进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阶段。认识世界发展大势,跟上时代潮流,对我们尤为重要。如何定位我们与世界的关系,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脚步,这是我们必须深入思考和回答的问题。习近平同志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极大地加深了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在本书开卷篇中,习近平同志就鲜明地指出:世界繁荣稳定是中国的机遇,中国发展也是世界的机遇。要树立世界眼光,更好把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统一起来,把中国发展与世界发展联系起来,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结合起来,不断扩大同各国的互利合作,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努力为全球发展作出贡献。在本书的收卷篇中,习近平同志强调的仍然是把握历史前进大势,把自己摆进去,在我国同世界的关系中看问题,弄清楚在世界格局演变中我国的地位和作用,科学制定我国对外方针政策。全书通篇都贯穿着习近平同志面对新时代中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的新变化,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战略思维和战略布局。

习近平同志重要论述清楚地表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是外交辞令,是实现中国梦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应有之义,鲜明地体现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全球视野,体现了中国将自身发展与世界发展相统一的世界胸怀。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阐明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自觉与自信,回应了国际社会的关切与期待,体现了中国的大国责任与担当。随着中国快速发展,国际上有些人担心中国会走“国强必霸”的路子,一些人提出了所谓的“中国威胁论”,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必然是一种“威胁”,甚至把中国描绘成一个可怕的“墨菲斯托”,似乎哪一天中国就要摄取世界的灵魂。尽管这种论调像天方夜谭一样,但遗憾的是,一些人对此却乐此不疲。这些舆论的产生,一些是出于对中国的无知或误读,一些是出于焦虑,一些则是出于根深蒂固的偏见。中国如何发展?中国发展起来了将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这成为了我们民族复兴道路上必须回答的问题。要树立起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要让世界了解、理解中国,中国必须有自己特色的大国外交,必须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让人信服的对外工作理念。

《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收入的习近平同志许多演讲,都是在用不同方式回应这个问题。正是在不断回答这个问题的过程中,习近平同志提出并不断深化了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这一重要对外工作理念。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用合作共赢的新思路代替零和博弈和赢者通吃、你输我赢的旧思路,把中国人民的梦想同各国人民的梦想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中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更加明确,更加深入人心,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了中国,让中国更好地走近了世界舞台中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深刻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的问题,为世界更好地发展奉献了中国智慧,指明了前进方向。人类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持续推进,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全球命运与共、休戚相关,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同时,人类也正处在一个挑战层出不穷、风险日益增多的时代。世界经济增长乏力,金融危机阴云不散,发展鸿沟日益突出,兵戎相见时有发生,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阴魂不散,恐怖主义、难民危机、重大传染性疾病、气候变化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持续蔓延。没有哪个国家能置身事外,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应对。“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世界充满不确定性,人们对未来既寄予期待又感到困惑。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这是整个世界都在思考的问题。“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这个世界?”成为时代之问。正是面对这样的追问,习近平同志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以大国领袖的责任担当,正确把握国际形势的深刻变化,深入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理念集中了民胞物与、立己达人、协和万邦、天下大同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智慧,体现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等全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汇聚着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发展、繁荣向往的最大公约数,为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

二、准确把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丰富内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十分丰富,概括起来说就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总部、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等重要场合的讲话,集中对这五个方面的内容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

建设持久和平的世界,就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和平是人类共同愿望和崇高目标。在东西方冷战对峙的大背景下,所谓“大家庭”“集团政治”“势力范围”等方式都没有处理好国与国关系,反而带来了矛盾、激化了局势。习近平同志指出:世界的前途命运必须由各国共同掌握。相互尊重、平等相处、和平发展、共同繁荣,才是人间正道。世界各国应该共同维护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核心的国际秩序和国际体系,积极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共同推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强买强卖的霸道;任何国家都不能随意发动战争,不能破坏国际法治。

建设普遍安全的世界,就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在经济全球化时代,各国安全相互关联、彼此影响。没有一个国家能凭一己之力谋求自身绝对安全,也没有一个国家可以从别国的动荡中收获稳定。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亚信上海峰会上首次提出并全面阐述了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习近平同志强调:面对日益复杂化、综合化的安全威胁,单打独斗不行,迷信武力更不行。要摒弃冷战思维、集团对抗,反对以牺牲别国安全换取自身绝对安全的做法,营造公平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实现普遍安全。

建设共同繁荣的世界,就要同舟共济,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发展是第一要务,适用于各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的就是各国共同发展、共同繁荣。《论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收入的文稿论述最多的就是发展问题。习近平同志指出: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应该坚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进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经济全球化,创造全人类共同发展的良好条件。各国要同舟共济,而不是以邻为壑。要尊重各国自主选择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要维护世界贸易组织规则,支持开放、透明、包容、非歧视性的多边贸易体制,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建设开放包容的世界,就要尊重世界文明多样性,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文明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和世界和平的纽带。习近平同志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等集中阐述了文明交流互鉴的问题,强调:文明如水,润物无声。我们应该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就要坚持环境友好,合作应对气候变化,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地球是人类的共同家园,也是人类到目前为止唯一的家园。在可预见的将来,人类都要生活在地球之上。习近平同志在气候变化巴黎大会上的讲话等鲜明地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形象。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应该共同呵护好地球家园,为了我们自己,也为了子孙后代。我们应该坚持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念,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对自然心存敬畏,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共同保护不可替代的地球家园,共同医治生态环境的累累伤痕,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让自然生态休养生息,让人人都享有绿水青山。

三、积极推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习近平同志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关键在行动。中国将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人民愿意同各国人民一道,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共同创造人类的美好未来。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一个国家要发展繁荣,必须把握和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当今世界,殖民主义、霸权主义的老路不仅走不通,而且一定会碰得头破血流。以2014年在德国科尔伯基金会的演讲为代表,习近平同志反复阐述了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问题,指出: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对国际社会关注中国发展走向的回应,更是中国人民对实现自身发展目标的自信和自觉。中国最需要和谐稳定的国内环境与和平安宁的国际环境,任何动荡和战争都不符合中国人民根本利益。中国人民不接受“国强必霸”的逻辑,中国从一个积贫积弱的国家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靠的不是对外军事扩张和殖民掠夺,而是人民勤劳、维护和平。中国将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无论中国发展到哪一步,中国永不称霸、永不扩张、永不谋求势力范围。

习近平同志强调,我们要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但决不能放弃我们的正当权益,决不能牺牲国家核心利益。任何外国不要指望我们会拿自己的核心利益做交易,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其他国家也都要走和平发展道路,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一个国家强盛才能充满信心开放,而开放促进一个国家强盛。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充分证明,对外开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面对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经济全球化出现波折,保护主义、内顾倾向抬头,多边贸易体制受到冲击的挑战,在一年一度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在2017年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年会等重要场合,习近平同志维护自由贸易、倡导发展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演讲给世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习近平同志指出:开放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根本出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不断创造更全面、更深入、更多元的对外开放格局,是中国的战略选择。我们要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必须树立全球视野,更加自觉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全面谋划全方位对外开放大战略,以更加积极主动的姿态走向世界。我们要坚定不移发展全球自由贸易和投资,在开放中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旗帜鲜明反对保护主义。我们将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最不发达国家援助力度,促进缩小南北发展差距。

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随着时代发展,国际力量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现行全球治理体系不适应的地方越来越多,国际社会对变革全球治理体系的呼声越来越高,建立国际机制、遵守国际规则、追求国际正义成为多数国家的共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政治局先后两次就全球治理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指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是国际社会大家的事,要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使关于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主张转化为各方共识,形成一致行动。习近平同志强调:要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坚持国家不分大小、强弱、贫富一律平等,支持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支持扩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事务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中国将继续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不断贡献中国智慧和力量。

运筹好大国关系,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大国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有更大责任。在《构建中美新型大国关系》《在布鲁日欧洲学院的演讲》《共创中俄关系更加美好的明天》等文稿中,习近平同志阐述了积极同美国发展新型大国关系,同俄罗斯发展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同欧洲发展和平、增长、改革、文明伙伴关系的主张。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重视各大国的地位和作用,致力于同各大国发展全方位合作关系,努力构建总体稳定、均衡发展的大国关系框架,共同走和平发展之路。

坚持按照亲诚惠容的理念,深化同周边国家的互利合作。远亲不如近邻。中国是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无论从地理方位、自然环境还是相互关系看,周边对我国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党的十八大以后,中央专门召开了周边外交工作座谈会,习近平同志发表重要讲话,突出周边在我国发展大局和外交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对做好周边外交工作的重要意义、战略目标、基本方针、政策理念等作了全面系统的阐释。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将周边置于外交全局的首要位置,视周边为安身立命之所、发展繁荣之基,视促进周边和平、稳定、发展为己任,秉持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坚持睦邻、安邻、富邻的政策,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快车”、“便车”,使我国发展更多惠及周边国家,让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着力打造周边命运共同体。

秉持正确义利观和真实亲诚理念,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广大发展中国家是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天然同盟军。永远做发展中国家的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是中国对外政策的基础,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改变。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的演讲,在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时的讲话,在亚非领导人会议上的讲话等文稿中,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将继续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站在一起。当前,广大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加快发展、改善民生的共同使命,应该抱团取暖、扶携前行,积极开展各领域合作,实现我们各自的发展蓝图。在开展对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中国将坚持正确义利观,找到利益的共同点和交汇点,做到义利兼顾,弘义融利,有原则,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树道义,不搞我赢你输、我多你少,在一些具体项目上将照顾对方利益,深化同发展中国家务实合作。

四、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打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平台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能仅仅停留在理念上。中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倡导者,也是积极的实践者。2013年,在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习近平同志在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的演讲中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二十一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把“一带一路”建设成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实践平台,习近平同志在多个场合作了深刻阐述。

迈向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初衷和最高目标。“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重大举措,符合我国经济发展内生性要求。“一带一路”源自中国,但属于世界。习近平同志在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圆桌峰会上的开幕词、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我们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要继承和发扬丝绸之路精神,把我国发展同沿线国家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梦同沿线各国人民的梦想结合起来,在“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框架内,各方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携手应对世界经济面临的挑战,开创发展新机遇,谋求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实现优势互补、互利共赢,不断朝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方向迈进。这是我提出这一倡议的初衷,也是希望通过这一倡议实现的最高目标。

坚持共商共建共享,把“一带一路”打造成为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的最广泛国际合作平台。“一带一路”建设契合中国、沿线国家和本地区发展需要,符合有关各方共同利益,顺应了地区和全球合作潮流。因此,一经提出,外界反响很大,各方都在响应。但也有一些人对此心存疑虑。习近平同志在华盛顿州当地政府和美国友好团体联合欢迎宴会、博鳌亚洲论坛等多个场合深刻阐述了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指出:我们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设立丝路基金、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目的是支持各国共同发展,而不是要谋求政治势力范围。“一带一路”建设秉持的是共商共建共享原则,不是封闭的,而是开放包容的;不是中国一家的独奏,而是沿线国家的合唱。“一带一路”建设不是要替代现有地区合作机制和倡议,而是要在已有基础上,推动沿线国家实现发展战略相互对接、优势互补。中国不打地缘博弈小算盘,不搞封闭排他小圈子,不做凌驾于人的强买强卖。“一带一路”建设植根于丝绸之路的历史土壤,重点面向亚欧非大陆,同时向所有朋友开放。不论来自亚洲、欧洲,还是非洲、美洲,都是“一带一路”建设国际合作的伙伴。“一带一路”建设将由大家共同商量,“一带一路”建设成果将由大家共同分享。这些重要论述为“一带一路”建设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丰富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走深走实、行稳致远,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强劲动力。习近平同志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举措,将给地区国家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核心内涵,就是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和互联互通,加强经济政策协调和发展战略对接,促进协同联动发展,实现共同繁荣。在习近平同志推动下,五年来,“一带一路”建设逐渐从理念转化为行动,从愿景转变为现实,建设成果丰硕。政策沟通不断深化,设施联通不断加强,贸易畅通不断提升,资金融通不断扩大,民心相通不断促进。中国制定出台了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文件,丝路基金已经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也已正式开业。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支持和参与“一带一路”建设,联合国大会、联合国安理会等重要决议也纳入“一带一路”建设内容。2017年5月,中国成功主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着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进入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的新阶段。在这次会议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指出:要乘势而上、顺势而为,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之路、繁荣之路、开放之路、创新之路、文明之路。

习近平同志关于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论述,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是中国共产党人为人类谋和平与发展、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的集中体现,具有深远的世界意义和广泛的世界影响。当前,我国处于近代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世界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者同步交织、相互激荡。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要结合学习习近平同志这些重要论述,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提高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的能力,确保党中央对外方针政策和战略部署落到实处,不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良好外部条件。





研究成果
枣庄党史
枣庄史志
电话:0632-868501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备案证编号:鲁ICP备14011134号
备案信息查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枣庄党史史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