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汲取历史智慧开创美好未来
 

  

习近平同志对历史科学从来特别重视,作了许多重要而精辟的论述。他说,重视历史、研究历史、借鉴历史,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开创明天的智慧。所以说,历史是人类最好的老师。他又说,历史研究是一切社会科学的基础。

习近平同志尤其看重对党史、新中国史的学习和研究。最近,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

习近平同志的论述,内容极为丰富。发言中只能说一点自己很强烈的感受。

前不久,在报上看到一位西方学者的议论,说他们国家里重要政治人物考虑的,只是如何应付眼前这样那样的具体问题,而习近平考虑的却是今后五十年中国要做到什么,怎样做。这话很中肯,讲到了一个对国家民族以至全人类抱有高度责任心和历史智慧的中国政治家同西方政客们的根本区别。

读习近平同志的讲话和文章,既觉得亲切和有强烈的现实感,又总是感到充满着深刻的历史感,具有高瞻远瞩的广阔的战略思维。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是习近平同志在十八大后不久指出的。他所讲的民族复兴,当然不是指要回到中国历史上曾被称为盛世的那些王朝,而是指中国人曾经创造出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人类社会进步作出巨大贡献。

习近平同志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既是对现实生活中中国人民最大的梦想和追求作出的高度概括,又是以对中国历史的真切回顾为出发点的。

他经常引导人们回顾中国的古代历史。习近平说,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中华民族创造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为人类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世界上伟大的民族。马克思曾经热情地赞扬: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这是中国人在过去曾经对人类社会进步作出的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

但在近代以后,由于大家都知道的原因,中国在很长时间里却大大落后了,在一百多年中人民受尽了苦难。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爱国民众来说,既是初心,又是使命。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推翻了三座大山的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习近平同志以深刻的历史眼光,把新中国诞生看作中国近代发展的三大里程碑之一。他说,这一伟大历史贡献的意义在于,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中国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没有这个历史性的根本变化,就谈不上新中国以后的种种变化。

中国人站起来了,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一段时间内中国在经济和文化上仍是落后的。毛泽东同志在1956年写道:中国应当对于人类有较大的贡献。而这种贡献,在过去一个长时期内,则是太少了。这使我们感到惭愧。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还必须继续在探索中前进。

四十多年前,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习近平同志说,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党发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号召。他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同志始终从历史发展的眼光出发,特别重视发展中所处的历史方位。明白了自己所处的历史方位,才能更加自觉地前进。他又说,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历史已进入新时代。中国也正在不断为人类作出新的重大贡献。

回顾这些历史事实,回顾习近平同志对历史发展的一系列论述,使我们对他提出中国已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有更深刻的体会。

怎样实现这个使命?邓小平同志提出三步走的设想,习近平同志提出两个一百年的具体奋斗目标,成为十几亿中国人民的共识。由于以往各项目标都已成为现实,中国特色社会主已经跨入新时代,中国人的绝大多数都深信两个一百年的目标一定能如期实现。有些外国记者对中国人如此自信感到吃惊。其实,这些都是被历史发展的事实所证明的。

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同志对历史研究工作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他说,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和发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需要系统研究中国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类发展历史规律,在对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来。

过去有人说:讲个故事容易,真要做起来却很难。现在,许多该做起来的事情已经做到了,并且做得很好,而包括史学工作者在内的讲故事的人却似乎还明显地落在后面。这使我们感到惭愧,也是对我们的鞭策,需要我们史学工作者加倍地努力。

(本文系作者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科学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上的发言)

(作者:原中央文献研究室常务副主任 金冲及) 

(来源:光明网-理论频道2019-08-27




研究成果
枣庄党史
枣庄史志
电话:0632-868501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备案证编号:鲁ICP备14011134号
备案信息查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枣庄党史史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