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关于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史、国史教育
 

  


       关于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的探索



  刘俊侠

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直接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党在农村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者。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深入开展党史国史教育,教育引导农村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和新中国史,才能使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真正肩负起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使命。现结合赴我院派驻第一书记帮包村——山亭区冯卯镇郝楼村开展关于对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的调研情况,就如何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加强党史国史教育进行专题报告。

一、为什么要学习党史、国史

党史是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的历史,国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历史。党史国史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的探索史、奋斗史、创业史和发展史,其中蕴含着治国理政的政治灵魂和精神瑰宝,是先行者们从实践经验中提炼出来的立国、兴国智慧。之所以要学习党史国史,是基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党史国史是我们必须铭记的“初心”。中国共产党99年的历史和建国71周年的历史,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和新中国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坚实足迹,记录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辉煌、一个又一个奇迹的经验和智慧。从1921年的南湖起锚扬帆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枪杆子里出政权”到领兵走上井冈山;从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到开始史诗般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从取得艰苦卓绝的抗战伟大胜利到全面内战爆发,从百万雄师势如破竹推翻蒋家王朝到新中国成立,从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到迈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新征程……99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中国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推进了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由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99年党的历史,是党的根基,是党的生命力的源泉之一。不学习党的历史国史,不知道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是怎样经过反复探索最终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不清楚中国人民是怎样在黑暗中摸索最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不清楚我们党是如何带领我们这个历经磨难的民族一步步走向繁荣富强的,就不可能真正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党史国史是我们党的根,也是党的魂,是我们党的一切,也是不忘初心最深沉的源头。我们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需要知道我们党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我们的过去是什么,现在是什么,将来又会是什么?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全中国人民的领导核心,为什么说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些问题都必须到党史国史中去寻找答案。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只有铭记党史国史才能深刻了解过去、全面把握现在、正确创造未来。只有真正了解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才能深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来之不易,才会具有坚强的政治定力,才会笃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只有了解我们党是怎么来的,我们党做了哪些工作,是怎样的一个党,才能更深刻感受党的伟大、光荣与正确,才能更加热爱我们的党,才能时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时刻坚守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之心;时刻坚守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之心;时刻坚守对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的使命之心;时刻坚守对人民群众的赤子之心。

另一方面,党史国史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99年的党史,71周年的国史,凝结了几代人的艰辛探索,记载着党在各个历史时期的丰功伟绩,镌刻着无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革命先烈、英雄模范的动人事迹和人格魅力,留下了丰厚的治党治国治军经验,是中华民族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我们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力量源泉,是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代代相传的传家宝。党史国史历久弥新,是因为其中蕴含着指导当前实践的科学规律和丰富经验;党史国史孕育无穷,是因为其中体现着凝聚人心的力量和精神。了解党史国史,我们就会对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有更高程度的认同,可以更深刻地明白我们的使命、责任之所在。了解党的奋斗历程和历史经验,了解党曾经经历了怎样的艰苦曲折和教训,才能对未来做出科学地预见,才能制定并坚持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从党史国史中学习借鉴有益经验,对照党史国史中曾经出现的波折失误举一反三,引以为戒,我们才能少走弯路,减少一些工作的盲目性,解决新问题、新矛盾。党史国史是把握今天、创造明天的向导,了解党史国史,追寻党的辉煌足迹,探访党历经的故事,从博大精深的党史国史理论中“淘金”,在浩若烟海的党史国史中“寻宝”,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党史国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本质和主流,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的领导地位和核心作用形成的历史必然性,更加深刻地理解中国人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更加深刻地理解通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性。深入了解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时期的历史,才能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经验教训,才能真正做到让历史告诉现在,让历史启迪未来,使现代承接传统,使现代继往开来。

二、加强党史国史学习教育的意义

(一)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基层党员干部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定理想信念,确实要从我们走过的道路上去体会和认识。”加强对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的一个基本要求。党的奋斗历史表明,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事业不断成功并兴旺发达的强大动力和根本保证。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党员干部是我们党伟大力量的不竭源泉。因此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教育显得尤为重要。而在教育过程中,如果以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的具有不同时代特征的革命精神、优良传统及许许多多生动感人的事例和英雄人物为素材,不仅内容生动、鲜活、形象,而且容易使受教育者的心灵产生震撼,增强教学效果,并能克服思想教育空洞说教的不足。

(二)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1939年,毛泽东在《〈共产党人〉发刊词》中写到:“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革命中战胜敌人的三个法宝,三个主要的法宝。”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际中十分重视自身建设,党的建设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逐步发展完善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可以说,党的历史也是一部党的自身建设史。信息时代的到来,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有的人淡忘历史,有的人“戏说”历史,有的人对党史国史知之甚少,有的人对党史国史学习不透彻,理解不深刻,意识观念淡薄等等问题,造成人们对党史国史认知上的混乱,淡化对党的感情,动摇对党的信任。这对我们党的建设和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党的自身建设关系党、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服务人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用党史国史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提高他们的政治素质,是党的建设必须抓好的重要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时说:“对于我们共产党人来说,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学习重温,心中会增添许多正能量。”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沉淀的是厚重文化,闪光的是红色基因,核心特质是崇尚理想、严明纪律、勇于奉献、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用党史国史教育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可以激发广大党员干部保持和发扬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和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强化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

(三)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史教育可发挥积极的资政育人作用,中国共产党人善于研究和发现历史的发展规律。对党的历史加以思索,同时进行科学分析,辩证地看待历史发展进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中国共产党执政的71年,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被历史证明是正确的、是符合中国这一人口大国发展的必然规律的。我们的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就是因为中国共产党善于在实践历程中总结经验,找到发展规律,同时又能够合理运用找到的规律,推动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党史教育能够使广大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执政理念,认知党的发展规律,汲取历史进程中我们党总结出的先进经验。可以说,当代共产党人只有对党的历史发展规律有更为深入的思考、更加科学的认知,才能真正抵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干扰,进而保持坚定不移的政治立场,更好地实现治国理政的具体目标,加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速度,提升发展质量。

(四)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清代思想家龚自珍在《尊史》中提出一个发人深省的政治命题,即“知道”与“为史”的关系。他说:“出乎史,入乎道”;“欲知大道,必先为史”。纵观古今社会,世间最大的“道”,莫过于治国安邦。当代中国的“大道”,就是圆中国梦,就是走来之不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原因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这是对新中国成立71年来的持续探索的理论和实践总结,是对近代170多年以来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是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总结。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就以振兴中华为己任,民主革命时期带领人民经过艰苦斗争取得了民族独立和解放,建国后更是众志成城、不畏艰难,取得了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改革开放40多年来又带领我国的发展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得到大力发展,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得到更好的保障。同时,党带领人民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社会事业发展迅速,社会和谐得到稳固和发展;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环境和资源,建设美丽新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说:“全党要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当今世界,要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99年来,我们党经历了世所罕见的艰难险阻,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伟大的胜利和辉煌的成就,全面了解党所走过的艰辛而曲折的奋斗历程,准确把握党的历史发展的主题和主线、主流和本质,对于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至关重要。

(五)学习党史国史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史国史不仅仅是一部记载党的发展历程的“时代家谱”,更是一座蕴含宝贵经验的丰富宝库。党史国史记载了革命年代党创造和培育的不怕牺牲、不畏艰难、艰苦奋斗的“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新中国成立后,又涌现出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开拓进取、无私奉献、创新发展的“大庆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这些精神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引领社会正能量的精神旗帜,同时也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流血牺牲凝聚而成的宝贵精神财富。教育引导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党史国史,可以进一步增强党员干部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从中体会革命道路的曲折和胜利的来之不易,感受革命先烈崇高的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从中获取精神鼓舞,升华思想境界,陶冶道德情操,完善优良品格,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凝聚党员干部对党的奋斗历史的认同,培育和引领崇高风尚。

三、当前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中在党史、国史教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村基层党史、国史学习资料匮乏。与机关、企事业单位相比,农村基层党组织党史学习资料匮乏,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农村党员学习内容主要是以党报党刊、领导讲话居多,电脑、音响、多媒体演示等配套设施建设很不完善,党史、国史等学习资料较少。而现有的党史国史资料中汇编性、回忆性的作品比较多,深刻挖掘其历史意义和教育意义的研究著作和文章比较少,作品体裁也较为单一,内容不够丰富,针对性和感染力不强,引不起基层党员的阅读兴趣。

(二)农村基层党员学习教育组织集中学习比较困难。农村基层党支部对开展党员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认识不够,对党员的学习教育要求比较松,“三会一课”等制度执行不严。以冯卯镇郝楼村为例,全村耕地面积1200余亩,党员居住较为分散,现共有党员17名(平均年龄64.4岁),年龄最小的党员已将近50岁,最大的已有82岁,加之60岁及以上的农村党员人员偏多,部分党员身体虚弱,行走不便,以及外出务工党员平时回家时间较少,致使村党支部对不能长期按时参加学习的外出务工流动党员和年老体弱病残党员缺乏有效管理,组织农村党员集中学习教育难度较大。同时,党员普遍文化水平低,党史、国史知识匮乏,对理论学习接受起来效果较差。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对学习党史、国史的重视程度不够。近年来,西方敌对势力对我实施西化、分化图谋,境内外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总拿党的历史说事,散布历史虚无主义,抹黑历史英雄,丑化党的领袖,歪曲党的历史。这些言行在社会上产生了极大的消极影响。一些基层党员对此不仅缺乏应有的警惕,而且对党的历史也存在着认识模糊、态度暧昧的问题。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农村正在全力助推脱贫攻坚,搞生产发展,抓经济建设,觉得党的历史就是故纸堆,现在环境不同,形势不同,学过去的历史没有什么用处,根本没有把学习党史当回事儿。即使是组织集中学习,往往是偏重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农村经济等方面的培训,对党史知识教育安排较少,难以保证基层党员干部对党史的系统学习。

四、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党史、国史教育的措施建议

(一)提高思想认识。党的历史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用血与火铸就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辉煌灿烂的重要篇章;以无私与奉献谱写的中国共产党历史,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壮烈激昂的伟大乐章。对于这一点,我们不能有丝毫的怀疑和动摇。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营养剂、清醒剂,认为“学习党史、国史,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党和国家各项事业推向前进的必修课”,“不仅必修,而且必须修好”。不仅机关单位的党员干部要学,农村基层的党员干部也要学习。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充分认识加强党史、国史教育的重要意义,把加强党史、国史教育作为一种历史责任和时代担当,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引导广大基层党员干部接受具体生动的党性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知史爱民,以高度的历史自信进一步明确“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筑牢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健全完善制度机制。建立健全以党史国史教育需求为基础,以基层党组织为主导,以党史史志部门资政教化育人为根本任务的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整合各方力量,共同参与,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以村党支部为单位,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依托主题党日、“三会一课”多种载体,讲党史专题党课、组织开展党史知识竞赛、参观党性教育基地等活动,统筹组织多种形式的党史宣传工作,把党史资源和研究成果的宣传利用,纳入宣传思想工作的总体规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普及党史知识,推动党史、国史教育进农村、进基层,营造关心党史、学习党史、宣传党史社会氛围。要建设一支政治素质强、专业水平高的基层党史师资队伍,要把党校资深老师、党史研究专家整合起来,组建成专题讲师团队;从部门单位选拔综合素质较高、语言表达能力强的优秀年轻干部,组建专业讲解团队;从社会各界征集党史爱好者,组建志愿宣传团队,形成教育合力,面向基层党员开展党史宣传教育工作。

(三)制定符合农村基层实际的党史、国史学习教育方案。结合农村基层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注重发挥上级选派的第一书记、“万名干部下基层”乡村振兴服务队队员的作用,采取巡回宣讲、针对指导的形式,讲学习党史的体会感悟,讲践行初心使命的党史历程,自觉做到爱党、拥党、护党,进一步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进一步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同时对行动不便、不能及时参与集中学习的老党员开展“送学上门”活动;对基层年老不识字党员,采取“看”视频资料、“听”党课宣讲、“讲”入党历史等方式,让他们不漏学、不掉队,确保党史、国史学习教育覆盖到每位基层党员。

(四)加强对农村党史、国史学习教育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一是积极抓好农村基层党建工作。针对农村党员的党员意识薄弱、党性普遍不强、党史知识比较匮乏等现状,利用建党节、国庆节等重要纪念日时间节点,以加强党员的党史教育为抓手,组织开展相关党性教育活动,积极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二是利用各级党委、政府的资源优势,建立村级党史阅览室,增设电脑、放映机、多媒体等相关设备,加快农村党群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建立融合党史、国史、村史的资料馆和党员活动室,加强党员的党性锻炼。三是发掘农村党性教育基地。枣庄是全国闻名的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十分丰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枣庄党组织建立了中共苏鲁豫皖边区临时特委,在农村基层有很多丰富的党史资源,孕育着厚重感人的红色文化。比如中共滕县县委、滕县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纪念馆、“龙湖精神”党员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岩马水库纪念馆等,合理开发利用、充分发掘建设基层党史教育基地,既拓展了宣传枣庄红色文化的重要窗口,也促进了农村基层党员的党史国史教育,要以红色旅游为载体开展党史学习宣传教育,把党史国史教育同革命遗址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开展红色旅游结合起来,加强党史、国史的普及宣传教育,提升党员参与组织活动的积极性,让每名农村基层党员切实意识到自己是一名中共党员,不能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应该起到模范带头作用,从而激发党员干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顾大局、讲奉献的精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

(作者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

 




研究成果
枣庄党史
枣庄史志
电话:0632-868501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备案证编号:鲁ICP备14011134号
备案信息查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枣庄党史史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