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新法口述历史:
保障能源供给 推动新能源发展
【人物介绍】
杜新法,1973年3月生于山东嘉祥。1993年9月考入山东工业 大学 ,就读于电厂热能动力专业。2001年9月至2004年7 月,在山东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学习,硕士毕业。
从1997年起,到2016年,一直在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从事计划、节能、市场以及环保等工作。2017年1月,任副总经济师兼市场营销部主任,负责电力市场、供热市场和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协助经营厂长抓好经营管理工作。2021年3月起,任副总经理、工会主席、总法律顾问。2004年、2007年,两次获得“全国电力可靠性管理先进个人”称号。多次被评为厂级“先进工作者”、“特殊贡献者”、“优秀共产党员”。2020年,荣获山东公司“优秀共产党员”、厂级“先进工作者”荣誉。
【访谈背景】
在完成能源保供任务的基础上,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统筹推进“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提质增效”工作,剔除煤价上涨因素影响,近年来,全厂利润和效益资产稳中有升。其原因在于:一是优发电量措施有力。合理安排电量计划,积极拓展市场用户,以利润管控为基点,每日测算单台机组边际贡献,兼顾能源保供的同时,努力争取机组最佳负荷方式。二是燃料保供坚强有力。成立电煤保供工作专班,广泛开辟煤源,在华电山东区域率先发运新疆煤,取得晋陕蒙保供煤61.4万吨。加强燃料全过程规范化管理,加强掺配掺烧,探索掺烧贫煤并取得成功。三是成本管控全面加强。
尤其在煤炭涨价、火电转型之际,华电国际十里泉发电厂供热发展稳步向前,对外供汽能力大幅提升。同时,正以新能源项目为契机,努力实现供热发展、转型发展的新突破。
横下心来考大学
现在已是枣庄人
【口述内容】
杜新法:我家在济宁,原来是农村孩子,没出来过。到枣庄,等于进了大城市。枣庄这二十多年,变化还是蛮大的。
我出生在济宁市嘉祥县老僧堂乡杜家村,弟兄三个,我排行老二。上学的时候,农村的环境比较差,尤其是咱弟兄比较多,经常吃不饱饭。那时候,农村孩子考学是唯一的出路。我第一年考大学,没考上,复读一年。当时在玉米地里施肥,一米高的青纱帐,玉米叶子落在身上火辣辣的疼,真是火辣辣的疼啊。这件事对我很有触动,到现在我都记得。那时候我就横下心来,必须得考学,要不考学你就在这里,一辈子就在农村了,你就得干这个活儿。包括我们的班主任,也说你必须复读。第二年,我以嘉祥一中全校第六名的成绩,考入了山东工业大学。
我刚进厂的第一天,正好下着大雨。当时谁也不认识,我们人事部的一个职工,她在那接待大学生,就在那个门口,给我打了一把伞,并且跟我说:“你是济宁的啊?我是单县的,咱是老乡!”哎呀,这一下子很近乎了,她还帮我把行李拿到了单身宿舍。这是我接触的十里泉电厂第一位同事,叫时圣娟。
进厂以后,看到那么高的烟囱,我们虽然实习过,但是没看到这么大的厂,五台125机组,再加上正在建设的两台30万机组,是比较大的电厂了。
那时候福利还不是太好,我刚工作的时候,一个月也就400块钱。到了第二年,定岗以后,稍微拿得多一点,但是跟农村相比,肯定好多了啊。随着电力行业的发展,职工的待遇等各方面都上升了。从厂史中我看到一些资料,建厂的时候,脚下就是一片丘陵,一片茅草地,底下全是石头。几十年过去了,十里泉电厂的变化还是蛮大的。
现在我也常以这些经历鞭策我的孩子。我就一个女孩儿,正在上高中。我大学毕业后到枣庄工作,一转眼就20多年,早已经是一个地地道道的枣庄人。
【历史现场】
杜新法1997年8月从山东工业大学电厂热能动力工程专业毕业,分配到枣庄十里泉电厂。从农村一脚跨进“大城市”枣庄,从此扎下根来。到电厂,先后做过机组运行值班、节能办公室报价、运行部调度科报价,并一度借调到华电集团公司生产运营部从事安全、可靠性管理工作。这期间,为了提升自己,他还利用工余时间复习,考上了山东大学能源动力工程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动力工程。毕业后,杜新法回到了电厂,又分别在不同的岗位锻炼学习。可以说,对电力市场管理、节能管理、供热管理、工程招投标管理等领域已经非常熟悉。为此,杜新法感慨地说:知识改变命运。如果没有电厂这一大舞台,能够把所学与大生产相结合,就谈不上个人能力的提高。电力行业是发展经济的基础支撑性产业,组织程度极高,对人才的要求也很高。特别是新能源产业的兴起,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就尤显得重要。
增大技改投入
完成供电、供热、供气任务
【口述内容】
杜新法:1997年,我刚进厂的时候,厂里两台30万机组正投产试运营。之后,我们超过了100万千瓦,达到160万千瓦的装机总量。为积极响应电力行业“上大压小”的政策,当年我们又上了两台66万千瓦机组。目前全厂装机总容量是212万千瓦,总共五台机组,一台140MW机组,两台300MW机组,两台660MW机组。在山东,我们电厂排在火力发电的第六位,在我们华电山东公司排名在第三位。电厂主要承担着为枣庄市供电、供热、供汽的任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全的能源保障。
十里泉电厂建五台125机组的时候,有三个水源地。一个东水源,是在西王庄乡;一个是南水源,在峄城;一个就是我们十里泉水源地。这三个水源地的水都是地下水。随着人民生活用水量的增加,地下水不允许开采了。1996年、1997年,我们上两台30万机组的时候,从苍山会宝岭水库,引出来两条管道,给我们十里泉电厂供水。我们现在的主要水源就是苍山会宝岭的那个,是地表水。
我们五台机组全部实现供热,总供热面积3000万平米。目前我们的实际供热面积是1400万平米。供给市中区800万平米。2019年新建一条往新城区的供热管线,投资五个亿,往新城区供热,供热面积目前是600万平米。我们现在的供热能力,能覆盖整个市中区、新城区。
2003年,我到电厂节能环保部工作,对电厂绿色发展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节能环保改造方面,电厂花了很大的代价。原来那五台125机组,是水膜除尘器。2003年、2004年,我们分别投资4385万元、5385万元对6号、7号机组实施电除尘电袋增容改造和脱硫设施增容改造。2013年投入更是达到1.16亿元,完成6号、7号机组脱硝改造。改造后,电厂烟尘、二氧化硫、氮氢化物排放浓度均达到山东省地方标准要求。后续投资1400万元,完成煤场挡风抑尘网建设,有效减少了煤粉颗粒的扬尘,给地方总量减排做出了巨大贡献。
那时候有一个印象比较深,就是厂区经常落灰尘,天也没有这么蓝。前段时间我统计了一下,近年来,电厂环保投资这块,将近八、九个亿。现在,我们的火电接近燃气机组的标准,几乎零排放的标准。
2005年,我们投入8000多万元,成功地对5号机组实施了秸秆发电技术改造,在全国首次实施秸秆掺烧改造。掺烧20%秸秆,在十四万的大机组上,我们是第一个尝试的。一般掺烧秸秆都是在一万二、两万五的机组上,我们的项目填补了国内大机组秸秆发电技术的空白,开创了一个十四万机组掺烧秸秆的先河,当时各大新闻媒体都有报道。秸秆发电机组设计每年可燃烧秸秆10.5万吨,替代原煤总量7.56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约1500吨,增加当地农户年创收3000多万元,同时还减少了农民秸秆焚烧造成的污染。
2009年,枣庄开始搞集中供热。我们为适应枣庄市集中供热改造工作的需要,主动承担起枣庄东城区300万平方米居民供热任务,投资3900万元,对两台300MW机组实施了中压缸连通管抽汽改造。2011年,投资5800万元,对5号机组进行“低压缸双背压双转子互换”循环水供热改造,改造后机组发电煤耗降低167.4g/kWh,达到1000MW机组能耗水平,供热面积达到800万平方米,替代地方小锅炉140余台,每年节约标煤4.83万吨。该技术开创了国内大容量机组“高背压双转子互换供热”先河,获得国家专利。
我们十里泉发电厂现在隶属于华电集团山东公司。华电集团在山东的装机总量是两千万千瓦,有10个火电厂、17个新能源公司。十里泉发电厂去年利税1.9个亿,是枣庄市市中区第一利税大户。在枣庄市金融工作会议上,市中区领导在发言中还专门表扬了十里泉电厂为市中区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历史现场】
2018年9月29日16时,随着一声巨响,一阵浓烟过后,枣庄十里泉电厂3号、4号凉水塔在升腾的烟雾中轰然倒下。至此,这两座曾为鲁南地区及枣庄电能立下汗马功劳的“大胖墩”,正式退出历史舞台。这两座凉水塔分别于1981年、1982年投产运行,均为双曲线自然通风塔。早在2007年12月,3号、4号机组因“上大压小”政策,实施关停,为扩建两台600兆瓦级超临界机组作出了贡献。
在转型发展中,十里泉电厂积极延伸产业链条,形成了以电为主、热电联产的发展格局。通过不断的优化调整,仅在2016年,十里泉电厂的装机规模就突破200万千瓦,供热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净资产收益率达到8%,新能源发电比重达到6%,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绿色发展的发电企业展现在世人面前。
坦言十里泉电厂发展中的困难
把新能源发展作为第一要务
【口述内容】
杜新法:坦率地说,十里泉电厂煤炭市场应变能力较弱。我厂地处鲁南末端,且非坑口电厂,电煤运距相对较远,铁路及汽车运费较高,导致入厂煤价远高于兄弟单位,新铁路现已启用,采购成本进一步增加。此外,我厂长协煤合同量较少,占比仅为全年耗用量的12%,为山东区域最低,长协煤对煤价“压舱石”作用发挥不明显。受煤场储存空间的制约,我厂电煤供应一直以火车运输为主,少量采购汽车经济煤种为辅,缺少稳定的汽车优质煤供应渠道,因对火车煤依赖程度较高,导致在当前铁路运力紧张时期,铁路发运受阻,容易发生供应紧张的局面,应对煤炭市场变化能力不足。
随着国家政策的变化,火电肯定要慢慢走下坡路,新能源肯定要逐步替代火电,这是一个大趋势。我们十里泉电厂感到压力比较大。我们五台机组目前没有完全开动,现在运行的只有两台66万大机,14万、30万的机组备用时间长。
虽然新能源拓展不确定因素较多,但发展新能源、进行新旧动能转型势在必行。为了“碳达峰、碳中和”,作为央企,我们有这个社会责任,积极转型,转向新能源的发展。2016年,我们在台儿庄建了一个风电厂,是10万的。近年来,我们加强与上级公司和地方政府沟通协调,加快新能源项目和供热发展,积极推动光伏产业发展。正以滨湖、银山、鱼台项目为重点,加快推进项目落地。现已完成光伏发电项目资源签约2100MW,项目备案600MW,发起决策450MW,立项核准150MW,超额完成承包绩效指标。其中,滨湖项目施工队伍已入场开展准备工作,鱼台项目已列入市场化并网项目名单,银山项目正在履行发起审批程序,沂水县四十里堡镇50MW项目已完成项目备案。
现在整个山东电力板块强劲发展的就是新能源,占到1/3,外电入鲁占到1/3,咱所有的统调发电机组占到1/3。下一步,按照国家的政策,新能源要突破1/3,占到50%,然后要到百分之七八十,逐步替代火电。当然这是一个后续的计划,现在不能影响经济发展,必须保证咱们的电力供应。我们的压力大就大在火电逐步要退出市场,由新能源替代。
枣庄市委、市政府提出“工业强市、产业城市”整体规划,我们十里泉电厂积极响应。陈平书记专门在十里泉发电厂召开了一个招商引资会议,将以打造十里泉电厂产业经济产业园为主体,在产业园周围建一个正凯新材料产业园,投资50个亿,具体位置就在我们厂的南面或者东面。原橡胶厂要迁出去,这块地要进行整体规划,充分利用十里泉发电厂的蒸汽、电、水、粉煤灰,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给招商引资提供优质服务。比如要求我们提供的蒸汽参数必须达到13.7兆帕,温度是540度,相当于我们锅炉新蒸汽出来,就要直接给输送过去。
我们现在有两个项目,一个在西王庄乡的一块空地上。还有一个,前段时间,山东水发集团的领导也跟我们十里泉电厂对接,他们要建造一个建材工业园,大概投资3.5个亿,也是利用我们十里泉电厂的粉煤灰,利用我们的蒸汽,利用我们优惠的优质的服务来投资。这两个项目,都是大项目,也是枣庄市领导招商引资重点抓的项目,对拉动枣庄的经济发展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我们专门成立了发展新能源的班子,电厂主要领导亲自抓,我是其中一员。现在新能源的发展是我们创新的第一要务。不光是在枣庄市,其他地方我们也要去发展,去拓展项目。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按照山东省新能源发展规划,发展风电,发展光伏。
风电这一块儿,现在发展的大方向是海上风电。而光电,现在国家提倡整县分布式光伏,就是在农村屋顶上建光伏。现在集中式光伏大概占到30%—35%,分布式光伏大概占到50%。现在分布式光伏整个利用率是比较低的。前段时间我参加过一个讲座,他们就说咱的分布式光伏只开发利用了10%。咱可以用到70%,都是分布式,包括首先是咱政府、各大企业厂房要建分布式光伏,在屋顶上建光伏。我现在负责的就是市中区、高新区、峄城区三个区的分布式光伏开发工作。
【历史现场】
强化政治引领,夯实党建基础。“十四五”规划起步阶段,十里泉电厂将恪守“责任、安全、环保”的底线,全面强化增收节支,深化提质增效;全面深化固本强基,提升管理效能。在通盘考虑战略协同的大格局下,以新能源为重心,提速转型发展。
访谈中,谈到电厂今后的发展,杜新法说:2022年是“十四五”规划的第二年,随着疫情趋于平稳,经济加速恢复,加之国家发改委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煤炭行情稳中向好,对企业提质增效较为有利。而十里泉电厂现在企业发展内生动力比较充足。我厂以“我为职工群众办实事”活动为主要抓手,在企业管理、人才队伍建设、纪律作风建设、信访维稳等各方面采取了诸多改革创新举措,企业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得以改善,现代化管理水平不断提升,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进一步提升,内部环境持续向好,对我厂高质量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采集时间:2021年9月17日
采访地点:华电国际十里泉电厂
采 集 人:中共枣庄市委党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