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研究成果 - 专题研究

 
长征——革命理想高于天的人类信念巅峰
 

  


  油画《革命理想高于天》

  今年是中国工农

  红军长征出征90周年。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毛泽东,以这样雄伟壮丽、无比自豪、气壮山河的语言表达长征这一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在世界军事史乃至人类发展进程中也是极为罕见的事件:“我们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自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于今,历史上曾经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么?十二个月光阴中间,天上每日几十架飞机侦察轰炸,地下几十万大军围追堵截,路上遇着了说不尽的艰难险阻,我们却开动了每人的两只脚,长驱二万余里……请问历史上曾有过我们这样的长征吗?没有,从来没有的。”

  从一定意义上讲,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就是我党我军的“根”,中国工农红军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坚不可摧的伟大内心信仰和执念力量,就是我党我军的“魂”。

  

  孙继先

  

  刘兴元

  

  孔庆德

  漫漫远征路上的齐鲁勇士

  由于土地革命战争早期的起义与战役战斗多发生在江西、湖南和广东等南方省份,所以,漫漫长征路上的山东籍的将领较少,官兵也少,在参加红军长征的无数闪烁灿烂星光的红军将士中,我仰望找到了属于山东省的亮星。作为一个出生、成长于山东的战史研究者,在中国工农红军踏上漫漫长征之路90周年后的今天,让山东乡亲中涌现出来的红军勇士们,刻进每个人的脑海,永远铭记着感动着。

  孙继先:山东曹县人,1911年出生,开国中将。济南战役中任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司令员,济南战役中,率部拿下外围崮山、大青山;在国民党军第96军军长吴化文对于战场起义举棋不定时,率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仅用20分钟打掉吴化文部守备簸箕山的一个营,给了吴化文极大震动,吴化文在强大军事压力下,主动要求与孙继先通电话,从犹豫不决变为完全满足我军提出的要求,马上撤出了腊山南坡任家山口的守备,放弃了机场防御,放下了商埠以西壕沟上的吊桥,为3纵提供了一条通向商埠的重要通道。

  长征中,孙继先任红一军团一师一团一营营长,被称为红军第一营营长。在一团团长杨得志(开国上将)直接领导下,率部完成了突破乌江、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等一系列战斗。特别是1935年5月强渡大渡河时,孙继先率二连连长熊尚林等17勇士乘船冒着枪林弹雨,登上对岸。占领了设在江边的碉堡,打退了拼命挣扎的守敌一次又一次地疯狂反扑,掩护红军主力一船又一船地渡过了大渡河。1935年11月率部参加了中央红军长征途中的最后一仗直罗镇战役——史称红军“奠基陕北”之仗,从此中央红军胜利结束长征。战后,孙继先被提拔为红一军团一师一团参谋长。

  刘兴元:山东莒县人,1908年出生,开国中将。1934年10月红军开始长征时任中国工农红军总卫生部总务处处长,负责中央红军几万人的衣食住行,包括中央工作团(团长董必武副团长徐特立)和女同志、重病人员。红一方面军与红四方面军会师后,随左路军行动,与张国焘分裂党的行为进行了抗争,1936年任卫生部组织科科长;三过草地,历尽艰险,为红军的总务和卫生工作及卫生部党的组织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受到朱德、刘伯承等领导称赞。解放战争时任东北野战军第五纵队政委,参加了辽沈战役;1975年任成都军区司令员。

  孔庆德:山东曲阜人,1912年出生,开国中将。红四方面军长征时任副团长,包座战役后,提升为团长,在与国民党川军作战时,亲自到一线带头冲杀,光荣负伤,随红四方面军三过草地后,升任师长,新中国成立后在武汉军区副司令员职位上离休。

  这里还要特别介绍两位湖北籍红军烈士,二人都是湖北省红安县人,他们就是壮烈牺牲在济南战役中的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8师师长王吉文和华东野战军第13纵队37师政委徐海珊。王吉文牺牲时年仅32岁,他14岁参加红军,参加了长征,时任红军某部营长,率部三过草地,长征中右腿被打入一颗子弹弹头,这颗弹头随他转战南北,直到在济南牺牲也没有取出。解放战争中还曾率部参加攻克洛阳、开封的攻坚作战。徐海珊牺牲时年仅38岁,他是坚持南方三年游击战争的老红军。王吉文和徐海珊被安葬在济南英雄山上,是济南人心中的大英雄。这两人是在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及在渡江战役与上海战役中,“唯二”牺牲的正师职首长。

  在历史的低谷中创造历史的巅峰

  唐代诗人王维咏诗道:“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有人问,什么人能在历史的低谷中创造历史的巅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用历史真实和长征脚印,交出满分答卷:我们能。

  中共中央机关和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和红25军“三方四路”红军在长征中进行了数百次战役战斗,横渡河流百余条,翻越高山数十座(包括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消灭击溃敌人数百个团,转战14个省区,包括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云南、四川、西藏、甘肃、陕西、安徽、湖北、河南。红军长征途中牺牲了数百位营级以上干部,这之中有战死的红三军团参谋长邓萍、红25军政委吴焕先、红五军副军长罗南辉、红33军政治部主任李伯选、红三军团4师师长洪超、红五军团34师师长陈树湘、红五军团34师政委程翠林、红二方面军16师师长张辉、红六军团18师师长龙云与17师师长吴正卿、红31军91师师长韩家松等高级将领,四路红军出发前总计有20万人,到达陕北后仅保存五六万人,近四分之三的将士牺牲或失散在长征路上。

  十大元帅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中,仅陈毅元帅因负重伤,领导了艰苦卓绝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未能参加长征;十大将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中,粟裕任第七军团参谋长早于中央红军主力先东征北进,在浙江、福建、安徽进行了三年生死之战,许光达大将被党组织安排在苏联军事院校学习,其他八位都参加了长征。长征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必然选择之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栋梁之才的必经考验之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大将的必修战争阅历之课。

  中央红军在“左”倾错误路线指导下,第五次反“围剿”失败,被迫进行战略退却、长途转移——长征。长征是中国革命从大危急转向大稳固、从大挫折走向大胜利的远程行军绝唱,史无前例。长征的胜利结束,庄严宣告了敌人几倍甚至几十倍胜于红军兵力的围追堵截的彻底失败,打开了中国革命战争的新局面,为中国革命队伍培育了大批无私奉献、无坚不摧、攻无不克的领导层、中坚和人民武装力量,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军队在人民群众支援下,夺取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可靠的基础。

  长征中毛泽东的用兵如神

  在中央苏区,毛泽东主席被王明“左”倾错误路线打压。在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博古支持下,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教条主义思维极强的德国人李德成了指挥红军的“天王老子”,在打正规战、阵地战思想指导下的红军,损兵折将,屡受重挫,被迫长征即战略大转移。

  在过第四道敌人封锁线时,中央红军从出征时的8万多人锐减到3万人。长征开始三个月里,毛泽东在通道、黎平、猴场等会议上屡屡进谏、频频发言,改变了红军向北的路线,避开了敌人的重兵设围,改向西,向贵州等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转进,并使中央红军高级将领们对博古、李德的作战方针产生了怀疑和批评,终于,在1935年1月15日—17日举行的遵义会议上,毛主席重新获得了军事指挥的领导权,挽救了中国共产党,挽救了中国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遵义会议后,毛泽东迎来了自己军事生涯的“得意之笔”。1960年,二战名将、英国元帅蒙哥马利访问中国时,对与之会见的毛主席说:“您指挥的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伟大的战役相媲美。请问,这三场战役是您指挥的最满意的战役吗?”毛主席淡淡一笑,回答出乎蒙哥马利的意料,毛主席说:“三大战役没什么,四渡赤水才是我的‘得意之笔’。”重新回到中央领导岗位的毛泽东不负红军官兵厚望,以中央红军长征中最精彩、最不可能、最惊心动魄、最不可设想的战略战术,以机动灵活、机智果敢的行动,在奔腾的赤水河两岸穿梭往复,纵横驰骋于国民党中央军、川军、滇军、黔军等40余万兵力的围堵之中,在“敌重兵,压黔境”中用运动、佯动和诱敌,积极创造与敏锐捕捉战机,最终“戏耍”紧追强围的国民党重兵,创造了弱军完胜强敌的军事奇迹,从根本上扭转了红军的被动局面,成功摆脱了围堵的国民党大军。红军铁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敌料,毛泽东指挥如有“神”助,黔滇川边红军威名扬天下。蒋介石从中央红军一系列行动中,惊呼:不得了,毛泽东又“出山”了;红军将士则群情振奋,“全党全军齐欢庆,万众欢呼毛主席,马列路线指航程……革命磅礴向前进。”马克思主义的创立者马克思与恩格斯合著文章中说:“如果说在贸易上时间是金钱,那么在战争中时间就是胜利。放过有利的时机,不利用机会调派优势兵力去对付敌人,这就是犯了战争中可能犯的最大错误。”长征同样让毛泽东高超的军事指挥水平在最危难、最复杂、最难以“翻盘”的险境中得到展示、检验,由此得到拍掌赞颂和真心拥护。毛泽东做到了用兵无常势、如水无常形。

  二万五千里长征,这一世界军事史上最长、最险、最扣人心弦的行军作战,为毛主席及中央红军提供了辽阔巨大的舞台。四渡赤水出奇兵、娄山关上山如海、二渡乌江神兵展、佯攻贵阳逼昆明、调虎离山渡金沙、一师强渡大渡河、二师飞夺泸定桥、征服茫茫大雪山、步步履险穿草地、腊子口上降天兵、六盘山下进甘南、直罗镇上奠基礼……长征路上,红军有走有打,诱敌戏敌,示西实东,示南实北,从劣势走向优势,从被动走向主动,把历史悠久的中国兵法之妙和红军的现实作战环境、作战对象有机结合起来,淋漓尽致的发挥,出神入化的运用,屡战屡胜。

  

  红军长征时经过的雪山——川康边界的夹金山

  长征是人类突破生存极限的挑战

  长征中红三军团军团长、陕甘支队司令员彭德怀在《彭德怀自述》中说:“那时干部和战士真是骨瘦如柴,身体非常虚弱,出腊子口,往哈达铺走的行军途中,时常见到道旁有同志无缘无故倒地就死了。”他的话反映了当时红军长征途中的实况。1988年,授衔上将的尤太忠回忆道:我在草地上病倒了,红军31军政委詹才芳看到了几个红军围着一个人站在草地上,下马问“怎么了”,一个红军介绍:“这个人病得太厉害了,走不出草原了”,詹才芳仔细看了看说:“这么年轻的一个高个子,好了可以扛个机枪,你们几个也弱得抬不了他,这样吧,让他拉着我的马的尾巴,慢慢走试试。”尤太忠就拉着詹才芳政委的马尾巴,慢慢走出了草地。尤太忠后来告诉众人:“一条马尾巴救了我一条命”。

  红军将士回忆,长征途中最难的是过草地。中共中央总负责人张闻天的夫人刘英回忆道:“走出草地后,我感觉是从死亡世界回到了人间。”

  警卫战士戴天福病了,自知不行了,牺牲前,把给重伤员的一小块马肉拿出来交给身边的战友,让战友把马肉捎给毛主席,让毛主席保重,领导红军前进,毛主席听了为之动容。红军长征用时之长、兵员之多、行程之远、自然环境之险恶艰难,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一次,在世界军事史上和人类历史中没有相似记录。艰难长征路,红军是以什么样的信念和精神,以什么样的行为,一寸寸、一尺尺跨越的,让人万分惊叹。

  

  红一军团参谋部人员

  长征传授给后人的睿智与力量

  世界军事史上无法复制的历史奇迹——长征,至今已经是出征90周年了。红军长征这“昨天”的故事,告诉今天和明天的人们什么秘诀呢?

  至今,开国将帅参加过长征的还健在的只有张力雄少将一人了,他1913年11月出生,已经110岁高寿了。100年前,10岁的他是一个造纸厂的小童工,1929年他见到了纪律严明、开仓放粮的红军,如迷雾中见到了太阳,他抓住机会报名参加红军。长征中,他已经是团政委了,他一生很遗憾的一件事是在过草地时,一位红军战士牺牲前对他说:“告诉我家里,我是红军。”但他一直没有找到这位战友的家。

  长征的伟大实践和骄人过程,向人类展示着这样的宝贵财富: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红军三支主力都是在敌重兵围剿、寡不敌众的情况下开始实施战略退却的。面对强敌,必须实施战略防御步骤,保存军力,才能最后战胜敌人。常言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左”倾教条主义者把战略转移污蔑是“逃跑”,当做“懦夫”行为进行指责,使红军险遭覆灭之灾。遵义会议,才让党的实事求是正确路线得到恢复,毛主席果断地把中国革命大本营从东南调整到西北,正确选择了北上抗日,虽经万难,最终使红军转危为安,从而“三军过后尽开颜”,迎来了全国革命更广阔、更恢宏、更有胜算的大好局面。

  胜敌的基础是正确的战略战术:长征中面对兵力数倍甚至10倍以上敌军的堵截追击,红军随时有被消灭的可能。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红军必须以大机动、大迂回、大突进,时而佯动、时而转移、时而运动、时而歼击,使蒋介石的坚固堡垒失去作用,才能使敌人围剿的重兵一再扑空,仅仅四渡赤水与横渡金沙江,就以扑朔迷离的军事动作,把敌人追堵红军的主力甩在数百里之外,从而争取到七天七夜时间,中央红军从容渡过了激湍的金沙江,突破了敌人精心部署的层层包围,化被动为主动,取得中央红军有转折意义的胜利。

  要有牢筑心中“长城”信仰的铁军:红军从1929年召开的古田会议起,就建立了党对军队的统一领导,党指挥枪而绝不能枪指挥党,解决了为谁扛枪、为谁打仗的根本问题,锤炼出一支忠勇善战、不惧强敌和困难的新型人民军队,也因此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诚心拥护支持。这是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为人民根据地政权巩固而战的人民军队,是主力军与地方军相结合,正规编成军与乡村游击队、赤卫队相结合,武装力量与非武装村民群众相结合的,中国共产党绝对领导下的陷敌于汪洋大海的人民军队。这样的思想路线和作战力量武装的人民军队,有信仰、有觉悟、有纪律、有胆略、有思悟、有暖暖的人民情怀和远大的奋斗目标,“官兵一致同甘苦,革命理想高于天”“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建立一支拖不垮、打不烂的雄伟之师:长征红军的胜利,是因为他们具有英勇顽强、不畏艰苦的红色基因。人民军队从成立之日起,就大力培育冲锋向前、吃苦耐劳、置生死于度外的革命精神。朱德总司令员亲持机枪,在火线前沿压制敌人的火力,掩护部队前进,后成为解放军高级将领的当时的一名红军战士,几十年后回忆此事仍佩服至极、感动不已。

  长征用铁一般的事实证明,红军是一支打不垮、拖不烂的英勇之师,傲然挺立于任何强大敌军与极端困难面前,从不被危急严峻情况所吓倒,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对党忠诚,在漫长的征途中,南征北战,艰难血拼,终于造就了举世闻名、震惊中外的长征经典。

  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撰写了轰动一时的通讯报道集——《红星照耀中国》,他在序中说:1936年7月,毛泽东亲口告诉他“红军,由于他自己的斗争,从军阀手里,争得自由,而成了一种不可征服的力量。”面对日本将要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毛泽东明示斯诺:“中国人民如果加以训练、武装、组织,他们也会变成不可征服的伟大力量的。”在此,毛泽东正确定论了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必然性。

  斯诺题书名为《红星照耀中国》,我要说,历经磨难、久经考验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前进征途中,红星永远照耀着中国。因为,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有传承了90周年的工农红军的红色基因和血脉。革命理想高于天。艰难能够摧残一个人的肉体,死亡可以夺去一个人的生命,但任何力量都不能阻止中国人民奋勇向前的坚定步伐,不能动摇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国人民永恒铸就的理想信念。

  (作者谢鲁海,系济南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研究员)





研究成果
枣庄党史
枣庄史志
电话:0632-8685016
地址:山东省枣庄市光明大道2621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0632) 8685016
E-mail:zaozhuang@dfz.cn
备案证编号:鲁ICP备14011134号
备案信息查询:https://beian.miit.gov.cn/#/Integrated/index
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2022 版权所有: 枣庄党史史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