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孙通,汉初薛国(现在滕县东南一带)人。年轻时跟孔甲学习儒学,秦二世时为博士。陈胜、
吴广起义后,他返回家乡,参加了项梁的起义军。公元前205年(汉高祖二年),他在彭城率儒生弟
子百余人归顺刘邦,为汉朝的建立和稳定出谋献策。
刘邦不信奉儒学,对儒家持轻蔑态度,但叔孙通聪明机警,善于言辞,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得
到刘邦的赏识。刘邦看不惯儒服,叔孙通就改换楚国的短式服装。刘邦急需斩将夺关的勇士,叔孙通
就推荐一些身强力大,敢于拚杀的壮士。不久刘邦拜叔孙通为博士,号稷嗣君。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做了皇帝,叔孙通为他制定并主持了登基仪式。布衣出身的
刘邦当了皇帝之后,下令把秦朝制订的繁文缛礼、法令全部去掉,一切从简,并大宴群臣,庆贺胜利。
宴会上,群臣称兄道弟无拘无束,有的频频举杯,有的妄呼争功,有的狂欢乱舞,有的拔剑击柱,醉
态百出。刘邦为此非常生气,担忧以后有令不行酿成后患。
叔孙通便向刘邦建议,由他到鲁国征集儒生,与他自己的弟子一起,参照三皇五帝的古礼和秦朝
的礼仪,结合汉初的实际情况,制定汉代的朝仪。于是,叔孙通带领弟子百余人,从鲁国征集来30名
儒生和高祖身边有学问的近臣,到野外演习礼仪。一个多月后,叔孙通请刘邦检阅。刘邦看后认为很
好,就令群臣抓紧练习,为十月举行朝岁大礼(汉时以十月为正月)作好准备。
公元前200年10月,群臣在长乐宫举行隆重的朝岁大礼,仪式由叔孙通主持。天亮之前,司仪引导
群臣按官职大小,依次进入殿门:武将列西,文官列东,数百名侍卫官兵各执兵器旌旗,守卫在殿阶
两旁,数千人在殿内外井然有序悄然无声。一切安排就绪,高祖才传令乘辇出房,百官执戟传声唱警。
诸侯王年俸至百石的官吏,按九仪(周礼指公、侯、伯、子、男、孤、卿、大夫、士)之礼依次上前
奉贺,朝礼完毕,又置法酒(指礼爵不能喝醉)。诸侯群臣待坐殿上,弯腰抑首,按照尊卑依次起来
给皇帝贺寿。酒过九巡,司仪说“罢酒”,则全都停止。举止行为不合礼仪的,由御史立即拉下去听
候处理。自始至终,没有敢大声喧哗和狂饮失礼的。刘邦高兴地说:“吾乃今日方知皇帝之贵也!”
于是拜叔孙通为奉常(景帝改为太常,负责礼乐社稷宗庙的官),赐金500斤。叔孙通谢恩后,请求
高祖提拔与他一起定礼的弟子、儒生,高祖把他们全任命为郎官。叔孙通出宫后,又把500斤金子赏
给众弟子、儒生。
公元前198年,高祖提升叔孙通为太子太傅。三年后,刘邦想以赵王如意替换太子,叔孙通恳切
地指出,晋献公为宠爱俪姬而废太子立奚齐,晋国战乱数十年,被天下人耻笑;秦始皇不早定太子扶
苏,导致胡亥诈立,秦朝灭亡的历史教训,并极力陈述太子的仁孝等优点和吕后与高祖同甘共苦、艰
苦创业的事实,何况天下初定,战乱刚停,全国都知道已立太子,如果废长立幼,将会引起内乱,危
及社稷。最后表示,假若废掉太子立赵王如意,就当场撞死在皇帝面前。刘邦听叔孙通讲的很有道理,
不得已说只是开个玩笑罢了。叔孙通马上严肃地说,太子是天下的根本,您怎么能拿国家开玩笑!高
祖只好点头认错,取消了换太子的念头。汉孝帝即位后,叔孙通又任奉常(即太常),制定了宗庙仪
法。
叔孙通不仅帮助刘邦整理朝纲,而且制定一套适合当时形势需要的政治礼仪制度,并撰写了《汉
仪十二篇》、《汉礼度》、《律令傍章十八篇》等仪法法令方面的专著。他的一生为汉王朝的建立和
巩固起了重要作用。